电源系统
不同的电气系统:
- 电流类型:交流、直流、三相交流
- 系统中导线的类型和数量:L1、L2、L3、N以及 L+、L-
- 系统接地的类型:IT、TT、TN
必须仔细选择系统接地的类型,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供电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它也是与使用系统有关的问题,例如:
- 供电可靠性和/或电源供应
- 安装费用
- 维护、停机
- 电磁兼容性
TT系统
在TT系统中,有一点直接接地(功能接地)。电气装置裸露的导电部分与接地电极相连,接地电极与接地系统电隔离。
允许的保护设备:
- 过电流保护设备
- 故障电流保护设备 (GFCIs)

TN系统
在TN系统中,一点直接接地并且电气装置的裸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连接到这一点。
有三种类型的接地系统,其区别基于中性和保护接地线的排列:
- TN-S: 保护接地线与整个系统是分开的。
- TN-C: 中性和保护接地线使用单线与整个系统组合。
- TN-C-S:中性和保护功能组合在系统部分的单线中。

TT系统
在IT系统中,所有的导线都与地隔离或有一点通过阻抗与地连接。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只有一个小的泄漏电流可以流过,基本上这个泄漏电流是由系统泄漏电容引起的。上游的保险丝不会跳闸。在单极直接接地故障的情况下,也可维持电压供应。
电气装置裸露的导电部分:
- 单独接地或
- 共同接地或
- 共同系统接地。
允许下列保护设备:
- 接地故障监视设备 (IMDs)
- 过电流保护设备
- 剩余电流保护设备 (RCDs),被称为接地故障断路器(GFCIs)的设备。
特性特征
- 第一个接地故障不会引起保险丝或RCD/GFCI 跳闸。
- 接地故障监视仪会检测并且在绝缘恶化的边缘发出信号。
- 需要在发生不同导体位置的第二个接地故障之前,尽快消除第一个接地故障,因为那可能会导致系统失效。

系统类型的优势和劣势
系统类型的优势和劣势 | 优势 | 劣势 |
SELV或PELV (安全超低电压或保护超低电压) | 无危险接触 | 如果设备的分配是符合成本效益的话,那电源是有限的 电流回路的特殊要求 |
保护绝缘 |
|
|
IT系统 |
|
|
TT系统 |
|
|
TN-C系统 |
|
|
TN-C-S系统 | 对于对于不需要信息技术设备的建筑物来说,这算是一种符合经济效益的妥协。 |
|
TN-S系统 |
|
|
评估和比较
系统类型 | TT | TN-C | TN-S | IT |
人员安全 | ||||
防火灾安全 | ||||
机器保护 | ||||
可用性 | ||||
电磁兼容 | ||||
维护 | ||||
安装 | ||||
整个结果 | 16 | 14 | 16 | 22 |
弱 | |
一般 | |
好 | |
优秀 |